重继承、轻创新,盘点国内教育
发布时间:2022-03-05 08:21      发布作者:泽育科技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0

自古儒家有云:学而优则仕,大致意思为学的好就能当官,当了官就能改天换命。这种俗语不仅只是根存古人心中,乃至当今现代社会仍旧存在的问题。


一考定终身

一直以来高等教育是教育部比较看重的问题,从中小学校推进的素质教育、禁补课。其实这种“减免”方式也只是治标不治本,对于高考而言,分数才是终极目标,分高者“入仕”,分低者复读亦或“归田”。因此如今第一个比较严重的教育问题就是功利化现象,十年的寒窗苦读,不如高考的一锤定音。尽管按目前科考选拔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举方式,但观其学习的科目,死板知识大于实践创新,久而久之,学生一昧追求分数,便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想、实践能力。


师生地位不平,学者无思想

回首以往的上学经历,课堂上、学校里甚至是家中,老师就是主宰,不论是在课中还是课间,老师的话只能服从不能质疑,这种价值观间接性影响了学生自主思想能力,往后遇到困难缺乏攻克解决能力。这种根深蒂固制度虽然当今淡化了许多,但依旧存在。


重继承、轻创新

著名中科院外籍院士曾在谈到与中国的教育相比时,他表示更喜欢美国的教育,美式教育鼓励学生不要只注重课堂上的内容,不要只顾着把知识背下来考一个高分数,他认为中国的学生是没有提高空间的。而杨振宁教授曾经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,认为中国的学生虽然在成绩上远超外国学生,但十年后,在科研上做出的成绩和贡献远不及他们。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比较注重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,而这恰巧是我们所欠缺的。


走向“雪藏”的传统文化

说道中华传统文化,可谓是一波三折,我们一昧主张保护文化物质遗产的同时,渐渐在教育课本上淡出了非文化遗产,逐渐引入外国“遗产”。纵观这几年,不仅英文繁盛,中小高全员学习英文;甚至听闻近几年日语也即将加入高考行列的消息。相比于中华传文化核心的渐行渐远,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名族的悲哀,是一段历史哀痛。


如今人们可能会慢慢的感觉到,我们的教育体系是有一些问题的,我们把孩子送去上学,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到充足的能力,去应对这个复杂且莫测的现实社会,但是实际上我们学校成立几百年来,却没有什么变化。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领袖者都认为,现在的教育体系还停留在以往的工业时代,主要目的是培养工人,用工厂的流程制度、流水线思想、大规模制作信念、工厂的价值管理学生。日复一日的闹钟铃声,三点一线的生活,学生除了课件学习知识需要动脑,其他什么都不用思考,对老师的话唯听是从。


长久以往不难发现,学生的课本上的难题和生活上的难题完全取决于指令,但在当今这个与日俱进的时代,缺乏自主权和控制权的孩子又能走多远呢,因此,他们需要的是创新能力、创造能力。

COPYRIGHT © 2018 泽育科技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6293号-1 技术支持 纳创科技